资本风云|10天之内,两家上市公司进入物流无人车领域

  9月15日,佑驾创新(2431.HK)于深圳正式发布旗下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实现从L1到L4的又一次极致进化,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车规级无人物流产品选择。

  本次发布会以“劲竹拔节·智运无界”为主题,地平线(9660.HK)创始人兼CEO余凯、四维图新(002405)CEO程鹏、速腾聚创(2498.HK)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邱纯鑫等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共同出席,见证了小竹无人车两款首发车型T5及T8的重磅亮相。

  佑驾创新与速腾聚创(左一)、地平线(左二)、四维图新(右一)进行战略合作签约

进击升维,智驾老兵开拓全新场景

  作为一家以前装量产方案起步的智驾公司,快速迭代是佑驾创新的过往10余年行业深耕的立身之本,也是小竹无人车在产品定义阶段就被刻下的基因。

  佑驾创新表示,前装辅助驾驶的城区场景,与无人物流的使用场景天然重合,比如点到点的固定路线行车功能。

  佑驾创新从前装量产业务中积累的海量数据里提炼了经典长尾场景,并针对无人物流场景进行针对性算法优化,帮助小竹无人车以极快的速度生长出了公开道路应对、复杂路况通过、室内外园区自主巡航、作业区自动泊车及主动安全等核心能力。

  基于强大的场景迁移能力与高效的数据闭环,佑驾创新的前装量产载人业务以及无人物流的载货业务得以实现双向赋能、共同进化——这也是小竹无人车软实力的来源。

  佑驾创新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国清博士介绍小竹无人车

前装生态极致复用,携手顶尖“朋友圈”

  小竹无人车,不仅是佑驾创新前沿技术的集大成者,更是其前装生态的复用者。

  作为小竹无人车的首发实力搭档,T5和T8核心零部件均为车规级,稳定耐用,高品质交付。而小竹无人车下一代产品将由佑驾创新量产业务的深度合作伙伴共同打造。

  具体来说,小竹无人车下一代产品将高度集成地平线双征程6M芯片、速腾聚创最新一代的EMX激光雷达产品,以及四维图新的定位系统P-Box,共同为行业带来更先进的产品。

  在本次发布会的现场,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发表致辞,“我们期待通过强强联合,以强大的感知能力和计算效能,共同推动无人车进化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让智能驾驶真正服务千行百业。”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致辞

发布即交付,商业化率先突破

  此前,佑驾创新基于小竹无人车产品已获深圳邮政与东部公交的认可——三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参与城市治理,赋能物流行业,反哺民生服务。

  在发布会现场,佑驾创新也公布首批无人车成功下线,并正式向包括快递行业在内的客户进行了交付,实现“发布即交付”。

  来自深圳市、成都市、西安市、江阴市等多地政府的嘉宾共同见证了此刻。而这些城市,也将是小竹无人车首批落地的重点城市。

  佑驾创新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国清将小竹无人车的落地路径概括为“根据地打法”,即集中资源点域深耕、构建运营范式面域复制。

  实际上,小竹无人车的诞生与落地,是佑驾创新企业文化“毛竹精神”的具象化表现,也是公司继小巴、矿区、机场之后,又一次在物流领域验证了渐进式玩家走向L4自动驾驶的可行性。

  目前,佑驾创新已基于L1-L4全维智驾技术实力搭建起丰富的产品矩阵,包括iSafty、iPilot及iRobo解决方案,锻炼出了应对不同场景需求的迭代能力。

  未来,佑驾创新仍会坚持以“向下扎根、向上迭代”的毛竹精神为导向,与生态伙伴深度共创,进一步发挥小竹无人车的价值,并不断拓展自动驾驶落地的边界。

  9月2日,德赛西威无人物流车业务——川行致远正式发布,这是德赛西威给「川行致远」的战略定位。

  据德赛西威董事长高大鹏介绍:“德赛西威将把低速无人配送作为公司成长的第二战场,匹配顶级车规级的资源来打造无人配送车。川行致远将聚焦降本增效、商业模式创新和未来城市体验,同时获取无人车场景数据反哺自动驾驶算法,避免“管道化”风险,构建移动服务生态。”

  今年4月份,德赛西威发布了面向2030年的战略规划,无人车业务,正是德赛西威实现2030战略的重要支撑之一。

  发布会现场,川行致远S6飞翼款、S6侧拉门款低速无人车首次公开亮相,同时还有冷藏款、栏板款可供客户选择,最大载重1000kg,容积6m ,最长续航240km,共同面向城配物流、园区配送、快递配送、商超等中低速场景提供无人配送车辆及解决方案。

  德赛西威副总裁兼川行致远总经理陈俊峰介绍,S6以安全可靠、皮实耐用为设计理念,采用车规级全线控底盘和模块化上装,有7大核心亮点,其中实现了6项创新技术的行业引入,包括:

  从整车到零件的全车规级开发、智能轴向控制系统、爬坡高度提升至25%、6年30万公里电池标准、全车规级智驾套件、全车智能感知表皮等。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