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深圳人12年吃喝玩乐的皇庭广场,即将被司法拍卖。
近日,根据京东法拍平台信息,深圳福田中心区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将于9月9日公开进行司法拍卖。
据了解,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就是皇庭广场,被称为深圳CBD的“钻石之心”,于2013年开业,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以及舒适的设计,使得皇庭广场成为地铁直达的购物中心和美食聚集地,皇庭广场起拍价30.53亿元,较评估价43.61亿元下调超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皇庭广场曾在2021年就被查封过,但是商场至今仍然正常营业,仅是不动产登记信息显示为抵押查封状态,不影响经营,消费者仍可正常购物消费。
皇庭广场要被司法拍卖
京东法拍平台信息显示,深圳CBD的璀璨明珠之一——皇庭广场,可能在未来易主。
据介绍,皇庭广场于2013年在深圳福田区开业,整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3.69万平方米,其中,证载建筑面积合计为8.06万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购物中心。
相关评估报告披露,皇庭广场所处地方附近有Galaxy商场、卓越时代广场、领航中心城等商品房购物中心,周边有金中环国际商务大厦、财富大厦、现代国际大厦、中信证券大厦、深圳国际商会中心,有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深圳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深圳四季酒店等,该区域商贸、金融服务较多,人文环境较好,公共配套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捷。
对于皇庭广场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的市场价值,根据评估报告,在价值时点2024年11月28日符合价值类型和满足本估价报告假设与限制条件的房地产市场价值为43.6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法院公告显示,截至移送拍卖时止,案涉不动产暂欠管理费约1632万元、水电费约740万元,由买受人承担。
截至8月10日,皇庭广场上述法拍信息获得6128人围观,起拍价30.53亿元,较评估价43.61亿元下调42.84%,竞拍保证金为6.1亿元,增价幅度1526万元。
缘起债务纠纷
车水马龙的皇庭广场,因何步入司法拍卖境地?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估委托书披露,皇庭广场法拍背后涉及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该案件的主体包括申请执行人光曜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光曜夏岚”),以及被执行人深圳市皇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皇庭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融发投资”)、深圳市皇庭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皇庭国际”)、深圳市皇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郑康豪。
即此次皇庭广场一旦拍卖成功,所得金额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将用于清偿皇庭国际、皇庭集团、融发投资等所欠的光曜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的相关债务。
对于该债务形成的原因,上市公司皇庭国际曾在2023年5月一份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披露,2016年,皇庭国际子公司融发投资与中信信托签订了信托贷款合同,借款金额为30亿元,借款期限为2016年3月30日至2021年3月30日。该笔贷款于2021年3月31日到期,该公司分期还本付息,已归还本金2.5亿元,借款余额为27.5亿元,其中逾期未偿还本金27.5亿元。
后续,光曜夏岚受让了中信信托对融发投资的27.5亿元债权,成为后者的债权人,而皇庭国际所借中信信托30亿元正是最初用来建设皇庭广场的费用。
早在2021年5月,皇庭国际曾公告,因为借款合同纠纷,中信信托提起诉讼,申请查封了融发投资名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区皇庭广场的不动产,查封期限为36个月。
彼时,就有消费者担忧皇庭广场被查封。皇庭国际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称,深圳皇庭广场正常营业,商场和商户日常经营不受影响,仅皇庭广场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显示为抵押查封状态。即商场的日常运营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消费者们依然可以自由地购物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皇庭广场所在的上市公司皇庭国际和诸多其他地产商类似,早已陷入亏损境地。皇庭国际2024年营收6.58亿元,同比下降43.86%,净利润亏损6.4亿元,同比亏损幅度收窄。
皇庭国际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该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4亿元至2亿元。
皇庭国际表示,2025上半年预计亏损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目前该公司原有部分借款融资涉诉导致公司融资成本上升,上半年财务费用金额约2.94亿元,其次是2024年公司因被动解除部分物业业务合同,由此可能导致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