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十五的投资笔记
翟相栋在上周六离职了。之前,就在里面推测过,离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既然离职,按照惯例,我们也来算一下他给投资人赚钱了吗?赚了多少钱?
他是2022年4月29日上任的,2022年第二个季度的利润算他头上是高估了。而季报截止到2025年6月30日,后面一段时间市场是上涨的,则是低估了。从2025年7月1日到2025年8月9日,招商优势企业上涨了10.52%,假设规模仍是2季末的81.32亿,则赚了8.6个亿。因此,毛估估(没办法,没有更详细的数据了)的话,为投资者赚了30多亿。这个成绩很是可观。
从管理业绩的排名来看,也非常优秀。WIND数据显示,任职期间,在2881个同类中排名第5,管理基金3年多,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7.96%。应该是至目前,招商基金的历任基金经理中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最好的一位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年化收益这么高,怎么可能不赚钱呢?
其实,这个是老生常谈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年化收益是按照份额净值来算的,相当于基金的规模不变。我们都知道,开放式基金申赎频繁,规模变动大。因此,如果高位时资金进去,低位时资金赎回,那就可能赚了份额的收益,而基民并没有实际获得。
我们可以举个极端的例子,A基金开始10个亿,第1年获得了100%收益,结果到年末新进资金100亿,那它的总规模成了120亿,但是第2年很不幸,下跌了30%。按份额净值来看,两年增长20%,年化收益率还有18%;但,如果算赚钱总额的话,第一年赚了10个亿,第二年亏了36个亿,两年总体亏了26个亿。
可能有人说,你这个例子太极端了。
好,我们再来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基金在2019年、2020年业绩异常优秀,2021年-2024年相当低迷,今年以来比较一般。但即使这样,年化收益也接近10%。
虽然基金的收益收益率不错,但投资者作为一个总体却是天壤之别,截止到2季报的数据,基金总共还给投资者亏了近119亿。
7月1日到8月13日,基金上涨8.61%,假设目前维持349亿的二季度规模,这期间赚了30亿,但算总账还亏近90亿元。
这很大程度上和基金在业绩高点推升规模有关,我们把利润和规模画到一涨图里面,就一目了然了。
正是在2020年-2021年,规模的急速膨胀,使得在下跌中把之间赚的钱全部“吐”了出去。当然,这也不完全准确,因为可能基民甲赚钱走了,亏在了基民乙和基民丙身上。但是作为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来讲,目前也算是回到了5年多前,亏了还有多的。
法律声明: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代表十五的投资笔记的任何意见或建议,不构成十五的投资笔记对未来的预测,所载信息仅供一般参考。前瞻性陈述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十五的投资笔记不对任何依赖于本资料而采取的行为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