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重磅报道浙江警方破获了一起打着征信修复旗号的“反催收”黑灰产案件。当前反催收黑灰产正在规模化、产业化,并对正常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对此,监管部门、警方、企业等多方力量已积极行动,蚂蚁、分期乐等主流消费金融平台通过联动警方、科技赋能、共建行业黑名单等手段,深入打击金融黑灰产。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仅分期乐一家协同各地警方累计侦破的各类相关案件就有近百起,成功打掉专业化犯罪团伙25个,依法对百余名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行政或刑事处罚,形成强大的法律震慑。
起底“反催收”黑灰产套路,维权伪装下的金融乱象
来自浙江余姚的姜先生此前因为投资失败,在多家金融机构的贷款开始逾期。为了消除征信逾期记录,姜先生匆忙通过社交平台找到了一家自称可以帮忙缓催、停催甚至修复征信的法务公司。初步了解后姜先生随即支付了1000元的首笔“服务费”。殊不知,通过他提供的个人信息,该法务公司直接虚构材料、伪造相关印章,并以身患重病为由向金融机构申请停催、调整逾期记录。浙江警方察觉线索后果断收网,目前该团伙主犯因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其他涉案人员也均被判处刑罚。
征信记录是金融机构上报给央行的信用信息记录,根本不可能随意更改。最终,姜先生不仅没有成功解决债务问题,反倒直接损失了一笔钱财。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随着数字化浪潮加速,金融黑灰产也愈发猖獗,成为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毒瘤。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国金融“黑灰产”规模突破2800亿元,从业人员估算超800万人。
与此同时金融黑灰产的推广手段也不断升级和多样。据央视报道,这些“反催收”黑灰产团伙正是利用不少消费者急于摆脱债务影响的心理,通过社交平台进行推广,以停催、延期、解决征信等诱惑性的、虚假字眼大量招揽客户,并从客户手中收取好处费进行牟利。数据显示,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与债务优化、征信修复、反催收、投诉代理等相关的虚假信息多达15万条。
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这些所谓的专业“反催收”团伙不过是通过批量炮制虚假材料,利用客户信息进行投诉。消费者不仅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债务问题,反而会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并且还面临着个人信息被泄露或滥用的风险。
分期乐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债务问题需保持理性,勿信非法“反催收”代理机构的虚假承诺;恶意逃避债务本身属于违法行为,不仅会损害个人信用,还可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处理债务务必通过正规官方渠道(分期乐官方客服电话95730),依法依规解决。
科技赋能+警企联动+行业互动,三管齐下重拳打击金融黑灰产
为遏制金融黑灰产蔓延态势、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目前包括监管、警方、企业等多方力量正加大打击力度,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3月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和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联合开展为期6个月的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专项行动,剑指长期盘踞在金融暗角的违法犯罪集群,从监管层面明确了严厉打击金融黑灰产的决心;
5月份,国家网信办会同金融管理部门依法处置了一批散布金融领域黑灰产信息的账号,包括“小北呦”“三先生”“全国助你贷”“十全九美”等,涉及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监管部门对金融黑灰产的深度打击正在加速。
金融企业是打击金融黑灰产的第一线。头部企业分期乐积极响应政策,充分发挥母公司乐信在大数据、AI大模型、AI智能体等方面的科技优势,加强警企联动,共同深度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分期乐与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江西、湖北等多地警方紧密联动,通过“线上监测+线下打击”双轨并进的方式,协同警方累计侦破的各类相关案件近百起,成功打掉专业化犯罪团伙25个,依法对百余名违法行为人进行了行政或刑事处罚。
众人拾柴火焰高。金融头部企业也正积极联手起来,包括蚂蚁、奇富科技、马上消金、分期乐等正通过共建和共享行业黑名单的方式加强协同,织密打击金融黑灰产大网、保持打击金融黑灰产高压态势。据悉,“防范金融黑灰产联盟”已经成立,会员成员之间互通有无、共享行业黑名单;同时通过举办黑灰产治理研讨会,金融企业与警方、高校共同研究金融黑灰产新动态、相互研讨打击新策略,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分期乐相关负责人表示,“反催收”黑灰产既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也直接损害消费者权益。对于这类违法犯罪行为,分期乐始终秉持“零容忍”立场,持续加码风控与技术投入,强化与监管、司法机关协作,增强打击力度,坚决切断非法利益链。同时再次提醒消费者:理性借贷、重视信用记录,如遇问题可以联系官方客服95730主动沟通协商,切勿落入“反催收”话术陷阱,以免对个人财产和信用造成损害。